2025年11月5日,威廉体育williamhill举办的科普系列讲座第二场如期举行,胡成格、徐自强两位老师围绕海洋气溶胶研究与光学技术两大主题展开,为师生呈现了一场兼具专业性与前瞻性的科普讲座。
胡成格以“海洋气溶胶与新能源的交叉研究与应用”为题,分享其在联合培养期间的研究成果。她从气溶胶基本定义切入,阐明其在环境、健康与气候系统中的重要作用,重点聚焦海洋气溶胶中的酯类物质、二次有机气溶胶(SOA)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(POPs)等有机组分。通过北极科考航次、定点观测结合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技术,揭示了不同纬度海域气溶胶的组成差异与传输机制,发现白令海地区酯类物质受人为源影响比西北太平洋更显著。她指出,气溶胶会直接降低光伏电站效率,其腐蚀性还可能损害储能设备寿命,并建议新能源专业学生掌握Python或R等编程工具,为交叉领域研究做好准备。


徐自强以“光的奥秘与未来科技的应用探索”为题,结合自身研究经历系统阐述光的物理特性与技术应用。他从牛顿色散实验切入,讲解光谱分析基本原理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,指出光传输衰减小、能量密集的特性使其成为未来太空通信与能量传输的理想媒介。通过多普勒效应在星系观测中的应用,他诠释了基础物理原理在现代天文学中的作用,重点介绍我国在激光技术领域的显著成就,展望其在能量传输与星际通信中的巨大潜力。


两次讲座分别从微观颗粒物与宏观光学现象两个维度,展现了基础科学研究的前沿动态与学科交叉的创新潜力,拓宽了同学们的科学视野,培养了科研创新意识,也是学院推动跨学科融合与创新人才培养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。
撰稿:余可
核稿:王鹏
编辑:邓礼瑞
审稿:王会社